当前位置:

网站首页 >新闻资讯 > 新闻动态 > 重要!引起气瓶事故的11种原因

新闻动态

重要!引起气瓶事故的11种原因

时间:2020-10-27 09:25 | 浏览量:2306

无视站规瓶规,不按规章经营

在市场经济下,有些人总感到卖工业气体是“摇钱树”,未经当地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安全审查,有的厂站还无证经营。没有规矩,哪成方圆,事故隐患就这样酿成。

懂氢氧性质,无知蛮干瞎来

有些充氧站人员,连最起码的氧气、氢气知识都不知道,安全意识也不强,尤其是那些村办、镇办个体户,蛮干瞎弄,拿性命开玩笑。有专家指出,在他进行鉴定与分析的气瓶爆炸事故中,与私人液氧汽化站、个体气体经营部及未经劳动部门安全审查的制氧站、充装站相关的,比例高达75%。

随时招来人员,未经培训上岗

不少充氧站总认为充装工、搬瓶工是粗活,随时招来临时工,不培训就上岗。这种情况还较普遍,应严格持证上岗。

氧瓶氢瓶混充,没有专瓶专用

在气瓶爆炸死亡事故中,氢、氧瓶混充占很大比例。氢瓶氧瓶螺纹不同,氢瓶(可燃气体)瓶阀为左旋,氧瓶(非可燃性气体)瓶阀为右旋,氧气瓶阀当然装不进氢气瓶。但有的操作人员无知硬装,结果酿成惨剧。

违反规程操作,不按规章作业

有些事故是不按操作规程、违章作业造成的,如超压致爆、开关阀门动作过快、带油脂作业、瓶子不检超期使用、未禁烟火等等。

大循环大周转,不检验不登记

现在不少氧气厂站,气瓶大循环、大周转,加上管理不善,进来的瓶子不检验不登记,没有余压也充,色标不明也充,无序混乱,出了人命事故,来龙去脉搞不清,没有气瓶档案,也就无从查究。

氢氧产品不纯,氢混氧、氧混氢

水电解隔膜不严密,氧气里渗透进氢气,或氢气里渗透进氧气,品质不纯,在使用时达到氢氧混合爆炸极限,就会发生事故。有人说,从氢氧站充来的氧气“靠不牢”,也有道理,应引起到水电解的氢氧站拉氧气者的注意。

气含水入瓶,腐蚀钢瓶变薄

氧气带水,钢瓶内残余水又不按时倒掉,就越积越多,使钢瓶遭腐蚀,壁厚减薄,出现“界面腐蚀”。有几例瓶爆事故,爆破口就发生在腐蚀界面(界面爆破)或壁厚减薄处(薄壁爆破)。要特别注意接触海水作业的气瓶,瓶检周期为两年,要求空瓶余压大于0.2MPa。例如1996年5月13日,烟台气体压缩机总厂一只氧气瓶发生爆炸。

原因为瓶体受到严重腐蚀减薄,最薄处仅1.8mm,气瓶又经曝晒,气体压力升高,在薄弱处致爆(爆前没有作定期检验)。再如1996年9月4日,天津华北氧气厂一只正在充装的氧气瓶爆炸。经调查,为接触海水作业的气瓶,有海水倒灌人瓶,使瓶壁腐蚀减薄(最小壁厚处仅2.2mm)所致。

不禁油不禁火,环境脏色标糊

氧气助燃易爆,必须禁油禁火,这是常识。可有的氧气厂站在切割现场、废品收购站等,进行充灌或焊割作业,场地到处是油污,又脏又乱;有的甚至用打火机试瓶气,还有叼着香烟开氧阀,这就难免不发生燃爆事故。为减少焊割场所瓶爆伤亡事故,氧气瓶、溶解乙炔气瓶的引气管线拉得长一点为好,让瓶子远离作业人员一些。还有就是气瓶颜色不明,分不清是什么瓶。用氢气瓶去充氧气,不少是色标不明显造成的。

野蛮装卸碰撞,曝晒升压致爆

气瓶严禁敲击、碰撞,必须轻搬轻放,可却有将气瓶用脚从汽车上踢下来的卸法。气瓶应防止曝晒,杭州曾发生过一只放在船尾上的氧气瓶突然爆炸的事故,致使一位到运河洗东西的女士被炸身亡。原因是:该瓶受夏天烈日曝晒(未遮盖),升压后致爆。为此,夏天装运气瓶时,要有遮阳物覆盖,尤其是露天堆放的气瓶。

大泵小瓶充装,酿惨剧

现在液氧汽化充装站一哄而上,配泵置瓶问题较多。沈阳发生的瓶爆事故,就是液氧泵容量大,而充装的瓶子小,速度快,时间短,再碰上激发条件(如油脂、爆鸣气体、关阀摩擦等)而发生的。

气瓶爆炸事故不少,教训也很多。多数事故是可以避免的,但是因为大家在使用和操作中不重视,导致气瓶事故发生。